目录

目录

Oh my life

目录

2012.3.2

她对我说,你不要总是想追逐我走过的路,不要想目标是不是很难达到,不要总看别人在做什么。你想要什么,定下来,就别再犹豫,埋头去做。

这才想起来,这种不问收获的心态是什么时候离我远去了。而那种犹豫不决、纠结反复的恶劣性格又是什么时候根深蒂固的。

自是知道,如高中班主任说的,我最大的优势就是心态好。那么如今,我连优势也没有了。

我只是知道,大学已过去的一年半,是我迷途的黑暗的一页,是我迫不及待想要翻过去的一页。待到我多少明白过来的时候,貌似已经是晚了。

于是也可以看出,所谓的“优势没有了”“晚了”,不过又是在拿别人做参照群体。纵然是从客观角度看,也可以冠以科学的方法。而主观看来更是不可言说,那种妄自菲薄把自己想得一无是处的倾向总是不停地在挖掘自身的悲剧因素,拖向绝望的泥沼。

不知不觉间的确是把她作为了一个参照体。类似的成长环境,类似的性格,类似的喜好,类似的智商与情商。类似的成绩。不同的只是,她比我大十几岁,妈妈的同辈人。

不同的只是,她被高考耍了之后去了二本,而后考研进入复旦,成为那个二本学校考入复旦的第一人。然后耳濡目染地,复旦似乎也成了我的心结。

不同的只是,她在青岛工作,拖到二十九岁的时候终于结婚。弄得我莫名地固执,今后工作必回青岛,别的地方一律不愿考虑。

本不是喜欢比较的。过自己的生活。痛苦或幸福,怎样都好。

她的存在,似乎就是让我在闲下来的时候暗暗地想、暗暗比较的。

甚至到这种地步,喏,我超过了她,她大学是二本,我是一本。

不得不说,滑稽可笑至极。

于是她说,你不要总是追逐我走过的路。

这时才发现,自制是一种多么好的品质。对自己人生的控制力。不放纵,不容情。

对别人心软,不过是因为对自己也心软。太爱惜自己,就容许各种想法各种感情在脑子里窜,任由其发展。

或许在其他人看来是何等洒脱、何等自由、何等无拘无束无惧无忧,也只有当事人知道,这是伴随着多么巨大的绝望感与悲剧气息。

也许终我一生也不得成为所崇拜致敬的人,不得拥有那魄力、那气势、那性格、那精神。

不得,我命。

不要怜悯自己。

近来看完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其它方面暂不提,只说“生活在别处”这一短短的表达。

我们所憧憬的不过是像电影一样精心剪辑过的生活,精妙的艺术与琐碎的生活终究是不相容的。我们永远不可能有那种画面般的生活——纵然可以,我也不愿,因那更类似于表演,而非生活;因那样我们更像优伶,而非凡人。

于是有了“生活在别处”之说吧。

于是我们迷恋电影里的场景,于是我们说,“好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可是根本不存在“外面的世界”。这世界不分内外的啊,这世界只有一个。

就像今晨看到的那条状态,重要的是开始生活。

如今最怕的倒不是没有梦想没有欲望,而是没有行动力。这东西是我一直欠缺的,是致命伤。

拖延症无疑是最可怕的疾病,纵然是学会所有时间管理的方法,自制力的欠缺无法弥补,就怎样都治愈不得。

已然成为阻碍我的撒旦。

对自己说狠话,要么沉沦至死,要么上岸复生。

To be or not to be.

翻出小红莓的歌,Dreams,描述了我期望的一种状态。

Oh my life is changing everyday in every possible way.

And though my dreams,

it’s never quite as it seems ‘cause you’re a dream to me.

I want more. Impossible to ignore.  Impossible to ignore.

And they’ll come true.

Impossible not to do. Impossible not to do.

期待生活如期待那样改变,期待所有的梦如期待那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