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买房
四月底时,我俩想好了要买房(见《当我们可以买房了》),原计划是今年年底前买上。五月底我逃离湾区,六月份搬进了他在大农村里租住的小公寓。
搬进公寓后没多久,感觉到这个40平米 1B1B 小公寓不够我俩生活:他在客厅工作、我在卧室工作,隔音不好,互相干扰;厨房太小,容不下两个人;早上排队用洗手间,时常有时间冲突。虽然公寓是11月份租约到期,但我俩忍不下去了,决定提前从公寓里搬出来。
我俩需要 2 Beds, 1.5 Baths 的房型,各有各的空间,上厕所也不会打架。而这种房型的公寓每月的租金,已经和买房的房贷持平。所以我们决定提前看房买房。
我俩先在 zillow 上瞎看了一周。Zillow 有一个功能是共享喜欢的房子列表,只能与一人共享。我和家属添加了彼此,两个人捧着手机各自看各自的,看到喜欢的就加心,最后两人一起讨论共享列表加心的房子,决定它们的去留。
我俩后来同时在 realtor.com 上看房。房子的信息在 realtor.com 和 zillow 上的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有时候 realtor.com 上有更多的图片。
我俩在 zillow 上把市面上的房子差不多看了个遍,挑选出了几个最感兴趣的房子。我俩的筛选条件是:
- 价格在20-35万之间(我俩所在地的房价中位数是20万,我俩能承受的上限是35万);
- 房子建造时间在2000年以后(不想重新装修,不希望后期维护复杂);
- 有 public water (深山老林里的那种房子用 private well 的,水质不知道该如何保障,怕麻烦,虽然很喜欢深山老林的房子,但毕竟我们是第一次买房,暂时不考虑操作复杂的);
- 厨房台面要大,最好有岛台,方便我俩一起做饭;
- 厨房的灶台是用电的,表面平整光滑方便清洁,而不是用气的、灶台纵横交错的那种(后来我们不再将此条作为筛选条件了,因为我们发现,换成我们想要的厨房灶台,花费也只有1000刀而已);
- 距离工作单位车程30分钟之内;
- 学区还可以(卖房的时候好卖);
- 不要带地下室的房子(看恐怖电影留下的心理阴影)(此条成功筛选出去了很多房子,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 在网上挂的时间不超过100天。
我们拿到35万刀的 pre-approval letter 后,就在 zillow 上预约看房。Zillow 给我们联系到了一个房产经纪人 T. 看房前一天我们先自己去房子外面转了一圈,方便我们控制实地看房的情绪(毕竟新手)。实地看了第一个房子之后,我俩对这个房产经纪人很满意,感觉他关注我们的需求、倾听我们的意见、不说废话、我们有问题时他耐心回答,就在心里决定他是我们的房产经纪人了。
第一天:看了第1个房子。看了我们之前最感兴趣的房子。确认了我们的房产经纪人。更新了需求:
- 房子建造时间在2003年以后。我们看的这个房子层高很低,而层高很难从 zillow 上的图片中看出来。T 告诉我们,我们这里2003年之后建造的房子层高更高一些。
- 车库和厨房要在同一层。我们实地走了一下从地下车库到一层厨房这段路,发现如果以后买完菜拎着大包小包上楼进厨房,不是很愉快。
同时我们意识到,我们的上限虽然是35万,但筛选房子的时候可以适当调高,比如36万,因为我们这里的情况大概是,最终成交价比标价低1万。
接下来我们更新了想看的房子的列表,发给我们的房产经纪人,他去约时间,带我俩集中看房。
第二天:看了5个房子。一对年轻夫妇的房子(可能是因为第一天的打击太大,这个房子比第一天的房子好太多,虽然有半包的地下室,但还是成为我们最心动的房子),一对老年夫妇的房子(房型不好),旁边是在建新房子的建筑工地的房子,到了现场才得知上午刚刚被卖出去、还没来得及在网站上更新的房子,在建造中的 townhouse. 结论:1. 网上有些房子的图片不是实地图而是示意图,房子本身还在建;2. 我俩实地看到 townhouse 的房型之后决定不考虑 townhouse;3. 半包的地下室(有自然光)感觉还好(不恐怖),但是如果没有装修好,虽然可以改造成家庭健身房,但毕竟还是要动工。我们怕麻烦,得好好想想。
第三天:看了3个房子。看了一个每间屋子的墙壁颜色都不一样的房子(可惜没有心动的感觉),一个不存在的房子(在打地基),旁边在建新房的房子,一个普通的客厅有点暗的房子(但家属很喜欢)。结论:Zillow 上有些房子的照骗防不胜防——除了上面说的,有些房子图片是完整的但其实还在建,还有很多情况是,房子的图片拍得很好(可能是雇人专门摆拍),但实地一看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关键还是看通常放在最后一张的房型图,配合实地看房,不要被好看的图片给骗了。
第四天:看了3个房子(1个新的,2个看过的)。看了一个山坡上的房子(房型独特,地中海风格,墨西哥地砖,平层,有两个阳台,我的最爱),再去年轻夫妇的房子看一次(再看感觉不过尔尔,不再考虑),再去家属喜欢的普通的客厅有点暗的房子(再看感觉没那么暗了)(家属最爱)。
年轻夫妇的房子,我们不再考虑的主要原因,倒不是因为地下室,而是因为它是那条街上最贵的房子。考虑到以后卖房时候的困难,我们把它排除了。
到这天结束,我俩已经在网上看了上百个房子,实地看了差不多10个房子,市面上的房子就看完了。这一天晚上我和家属吵了一架:是买我最爱的山坡独特房,还是买家属最爱的平地普通房?
这两个房子的价格、交通距离、学区等等各方面的条件都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独特一个普通。独特也意味着以后不好卖,要等到合适的买家;普通意味着符合大众口味,受众面广,老人可以买,中年人可以买,年轻人也可以买。我是这么形容家属最爱的房的:中产阶级标配房。
我们也问了 T 的意见。他帮我们整理出了独特房附近的类似房源,卖出时间40-200天不等,也不好说这个独特房以后要多久才能卖掉。T 告诉我们现在市场上房子的平均售出时间是40天。他的个人意见是标配房更容易脱手。
在所有理性分析之后,我和家属依然在这两个房子之间犹豫不决,还在考虑是不是再等几周看新出来的房子。我说我来看塔罗牌,你去看苏珊米勒。他耐着心翻完十几页星座运势,结论是5天内买或一个月后买,意思就是,我们要么赶紧下offer,要么就再等一个月看房。我解读完塔罗牌,结论是中产阶级标配房更好一些,再等几周看新出来的房子的话到时候依然会犹豫不决。于是我俩就火速下了 offer. (愧为工程师)
第五天:签下了和我们的房产经纪人的合同,保障他能从卖家给的6%的佣金中拿到属于他的那3%. 给标配房下了一个比标价低4万的 written offer. 交了定金 (Earnest Money). 之后标配房回复的是比标价低2万。口头询问山坡房的房主是否愿意考虑比标价低2万,答复是最低比标价低5000刀。同时家属看了一些山坡上的房子的安全隐患相关的文章,表达了对山坡房安全问题的担心,于是我终于从内心彻底放弃了山坡房(不是因为山坡安全隐患,是为了家属的情绪健康)。
我们同意了标配房房主提出的新价格。之后就是约房屋检查,走贷款流程,等房子估值,房屋检查报告出来后看完、挑出关键的问题、让屋主修,买保险,约 title company. 一个月后贷款流程终于走完,在交房那天去了 title company 的办公室过户,签了剩下的文件,交了 closing cost, 拿到了房子钥匙。
首付的钱我俩攒了快一年,最后也没攒够20%,只攒够了15%. 虽然要交几个月 Private Mortgage Insurance,好在这笔钱并没有很多。贷款选了30年固定利率,赶上低利率的时候,利率是 2.99%.
搬进新家之后家属很喜欢。我原本以为“客厅很暗”,住进来后感觉也没那么严重,在客厅里的时候巴不得光线暗一些,实在太暗的时候可以开灯。买了房子之后心态上倒是没什么变化,跟住公寓的时候一样,只是比住公寓的时候居住环境安静了许多、居住空间大了许多。我对这个房子唯一感到比较遗憾的一点是:我们的 HOA (业主协会)管得挺严,不允许在院子里种菜。
虽然没买我最爱的那个房子,但仔细想想那个房子也的确太过独特,想要让它看起来好看,得花费不少心思去搭配,我现在的心思不在这上面。希望几十年后能再次与这样的房子相遇。
我俩现在的期盼是 HOA 批准我们的种樱花树的申请。来年春天的时候,我俩可以坐在院子里赏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