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的更新:近些年用过的固体皂
本文是五年前那篇 《投入固体肥皂的怀抱——今年用的洗脸皂 / 洗发皂 / 沐浴皂 / 洗手皂》 的续篇。五年过去,我也继续尝试了不少肥皂,包括洗脸皂、洗发皂、沐浴皂、洗手皂。如今,我送礼物会选香皂,也号召大家一起用皂,还为用不惯香皂的朋友找到了替代方案。
洗脸皂:CeraVe Hydrating Cleanser Bar, 温和的非皂基洗脸皂
既然已经找到了自己很满意的洗脸皂,这些年就没有尝试新的。当年买了3块 CeraVe Hydrating Cleanser Bar, 这五年依然没有用完。原因有二:一是我早上只用清水洗脸,二是室友有一些开封却没用完的洗面奶,我不忍心看它们直接进垃圾桶,就帮忙“善后”了。
洗发皂
这几年我尝试的洗发皂不算多,有的一次就够,有的值得回购。
-
Ethique Bar Minimum Unscented. 非皂基配方,成分温和。已回购一次。
-
Peach not Plastic. 味道不太讨喜,皂块偏小易碎。不会回购。
-
Viori Hidden Waterfall Shampoo Bar Sulfate Free Shampoo. 无塑料包装,无硫酸盐,有大米水成分(大米水护发有一定依据,但效果不显著)。洗完很干净顺滑。喜欢,回购了一次。室友也尝试了一次,她用惯了洗发水,觉得不容易起泡。我用洗发皂很久了,觉得这块皂已经算是很起泡的洗发皂了。
-
Lush 洗发皂。之前觉得 Lush 的皂消耗太快,香味太浓,而且成分也不太好,不打算回购。但是,我去年才知道,Lush 推出了 Bring It Back 活动,把一个用完的塑料包装带回店里,就可以抵扣 $1; 把五个包装带回去,还可以换一个面膜。这个活动挺不错,希望所有日化公司效仿。室友是 Lush 忠实用户,攒了五个空瓶,我们选择了抵扣 $5 买洗发皂。这应该会是我用过的最后一块 Lush 洗发皂。
五年的时间,我大概用掉了不到5块洗发皂,不算多——主要是看了很多 “no poo” (不用洗发水/洗发皂)的内容,开始减少洗头频率。虽然在用的洗发皂已经是我仔细选择过的成分相对不错的了,但是能少用还是少用。
沐浴皂
已经不再使用沐浴皂,只用清水洗澡。偶尔(比如很久没洗澡)会用前任房客留下的小半瓶沐浴露——两年过去了,还剩很多,估计直到我搬走都用不完。
洗手皂
这几年没有再尝试新的洗手皂。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酒店并不会回收客人使用过的香皂,所以我把住酒店时使用的香皂全都带回家使用了。我现在还在用2022年那趟旅行带回的酒店香皂,看来那次旅行的记忆还会伴我很久。
适合送人的皂
逛 Farmers Markets 和当地书店的时候,如果看到有合心意的手工皂,不妨买下来送人,支持一下本地的手工业者。
送人香皂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各大香水品牌都有推出香皂,比如 祖马龙 的新款香皂,一块 $30,能用很久,香气也好闻讨喜。送朋友香皂,是带动更多人一起来用皂的很好的方式!
不使用固体皂的替代方案
不喜欢固体皂也没关系。除了购买大包装补充装,你还可以带上自己的瓶子,到当地的 bulk 店按照体积购买 shampoo / conditioner / hand wash / body wash. 比如西雅图的朋友可以去 PCC 或 Rainbow Natural Remedies 等店购买,其它城市也可以留意当地的 zero waste 店。
结语
五年前写那篇文章的时候,我刚开始用皂没多久;现在,用皂是我的日常。环保的议题很大,而改变,可以从洗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