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65 保研的前前后后
(2013-04-20 10:56:05)
刚起床就有两个未接来电和一条短信。身在成都的团团说雅安地震,没接到的电话应该是想报平安。刷微博满屏都在说。为雅安祈福。
在这种时候跑上来发一些个人小情绪貌似太小我而无大我。在生命面前所有的问题都不构成问题,活下去放在第一。
汇报近况。
保研的前前后后
4.18下午四点,得知保研消息,随即难过,要这么早做出选择,本以为是10月份再说。原计划10月份早已知道自己GT分数极限,可以在出国/工作/保研 之间做出抉择,因为早已想好,如果成绩极限都不可能申到不错的学校,那就不出去给爹娘浪费孔方兄的。而保内是我最不想的,一个学校呆七年,是生性不喜平淡 的我忍受不了的,更何况已经深觉大学四年足够浪费时间,不想再加上三。相比之下,近期找实习的过程中,我反而对工作越来越有好感,不像从前对它有极大的抵 触情绪。因为我发现,我肯定可以养活自己,认真工作总不至于不知道自己怎么被人整死的,何况“不知道自己怎么被人整死的”这种被害妄想的根源是自觉情商 低,晚熟也不见得有多坏,情商总归是可以增长的。
打了几个电话,我娘的温柔语调把我打败了,“签了协议就多轻松啊,少奋斗几年,少吃点苦吧。我们真的不要求你怎样怎样,你平平淡淡健健康康,我们就特别开心了。”擎着电话泪就下来。
4.18,日期似乎在告诉我,试一把,G照考不误,但可以给平淡生活一个机会。
思前想后发现还是因为自己不够强,如果很厉害,这种鸡肋绝对诱惑不到我。写一条激励自己的状态。
要强大到无论什么诱惑都可以坚定说“不”。要强大到只要那一个选择,其它的都不入眼。要强大到即使选择的那个不选择你,也有宁缺毋滥的勇气。要强大到即使某天后悔未曾安定,也不背叛选定的颠沛流离。我想好了,不再变卦。
然而规避风险却是人的常态。4.19和另一个一起的同学去问了教务员老师,听过之后心情沉重,毕竟她还是要为学校利益说话。接着找了萌萌,一进门他说“恭喜呀博士呢”,就知道他也知道了,我说我们正是为这个事情来的,在犹豫要不要签,不是很想签,但舍不得放弃。
萌萌最终说服我们签吧,对我们没有坏处。后续如果有变动,也不至于构成什么后果。如果我出国,他第一个爽快签字推荐我走。
一纸协议,其实我心里明白它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甲方乙方都没有,也许我是法盲,但协议至少要有标准式样我还是大体了解的。今后违约的话,只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不仗义罢了,只是学校可能放人不利索罢了。
签了“是”,签了自己名字。一个选择做完,我最近两天因为它,自我膨胀得厉害。
一直在意淫签过之后一身轻松,不用背GRE单词不用做阅读不用写作文,不用那么在意GPA,不用纠结实习。
意淫签过之后,这学期课程结束,大四一年就可以实现我一直期待的gap year,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想明白我到底是怎样的人,需要什么,想要什么,想要成为什么。
尤其在计划保复旦研究生的友人也签了“是”保险,跟我讲也许我们今后三年还是同学,而且可以住一间寝室时,我又在意淫两个人幸福的“同居”生活,她会做 菜,烤面包,做甜点,整理房间,我们可以一块儿去上课,她做她的研究我做我的,晚上可以喝酒聊天看电影(当然这一点也许她不喜欢),假期一起出游。幸福的 小生活,原来我心里也期待安定。
于是我明白了,我只是陷入人的惰性之中,渴望的是闲散,是不做事的欲望。
而对于在这所学校继续读书,反而没有什么期待。
我爹在电话里把我今后七八年的人生都规划好了。读研读博都是一个专业,毕业就差不多是专家。我问,爸爸,会快乐吗?我问,爸爸,我怎么觉得听你描述就没有 丝毫干劲呢?我问,爸爸,专业不可以是兴趣吗?我问,爸爸,我能不能转去学建筑啊学设计啊,我怎么觉得那样会比现在开心很多呢?
他再怎样用“任何事情认真做下去都会发现乐趣”,用“人都是没有的瞎羡慕、得到了不珍惜”,用“七八年之后成为专家、很有话语权”来说服我,都无法给我安慰。
连原本计划的今年暑假找实习的事情也被否决。爸爸说,考完G就开始看看研究生课程吧,出国或者保研,都有利。
我想不明白的是,心里的抵触感,究竟是因为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还是,我只是又想偷懒只想享乐?
折腾两天,发现保研并不影响我的计划,签了“是”之后也做不到轻松,因为还有一个出去看看的梦。
于是仍然要,认真复习专业课保证GPA,踏下心来好好备考G,准备刷T,准备读研,不论国内国外。
生命在于折腾。我不能再去想这一切究竟是不是我想要的,不能再去想会不会快乐,不能再去想究竟有没有意义。
先得到了再说,先实现了再说,先行动再说。
我不能停止思考,于是时常停止行动。
如今,改变这一模式。我不能再思考,因为必须马上行动。
是为一记。
愿今后的我不后悔。
套用自己发的状态,要强大到即使某天后悔未曾安定,也不背叛选定的颠沛流离。
我觉得自己这话写得太好,哈哈。
后记:
得知我们获得资格的几个人都签了同意。再心高气傲的我们,还是抵不住安定的诱惑。
昨天看了《北京遇上西雅图》3.5星,《当哈利遇见莎莉》4星结尾看哭,应该是影史著名告白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