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录

零基础学大提琴一年:回顾与总结

目录

一、前情提要

在2019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我下定决心开始学大提琴。心路历程写在这里:

我决定学大提琴。我想学大提琴由来已久。迟迟不学,是因为在等,在等自己工作稳定,在等自己有闲心有闲钱。而抑郁让我真正明白:不要等。等自己心情好?不存在的。等自己状态绝佳?不存在的。“等”就等于“没有”,等是等不到未来的。道理人人都懂,然而人人都在等,并且给自己的“等”填满理由。

不要等。想做什么,就立刻去做吧。

二、我的其它学琴相关日志

1.《大龄无基础学琴问答》写了成年人学琴经常会问的问题。我在这篇日志里写了成年人学琴的优势和劣势,提高听力的方法,成年人是否有必要考级,租琴和买琴的对比,在跟老师学习以外的可以自学的内容,大提琴教材推荐,如何选老师,如何保持兴趣。

我询问的是弦乐器类(大提琴),但部分问答对其它乐器的学习同样有借鉴意义。

  1. 《和大提琴的50天》是在学琴50天后写的。我在这篇日志里写了如何找老师,如何确定老师,如何选琴,如何练琴,如何学乐理,以及我在学琴的50天内用到的教材。

  2. 我在《我今年花得最值的几笔钱》第一部分详细写了学大提琴需要花多少钱。给其它想学琴的朋友做参考。简单总结:我学琴一年共花费 $2124(其它地区请按购买力自行换算),买教材的费用忽略不计的话,大概60%是给老师的课时费,40%是租琴费。课时费的市场价大概$40-80一节课(时长不同、教师水平不同),租琴的市场价大概$45-70/月(琴的品质不同)。

  3. 《零基础学大提琴一年:课程笔记》详细记录了学琴课程和进度。

  4. 《和大提琴的365天》这个豆列收录了我全部的大提琴相关的广播和日志。

三、学琴成果总结

这一年,我一共上了24节大提琴课,练琴300+小时,学完了《铃木大提琴》教材的第一、二、三、四册,以及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的第一套组曲 BWV 1007.

每首曲子都可以流畅地拉完,我已经可以自豪地宣布:我告别初学者的身份了。第一二三四把位切换已经没什么大问题,手指也灵活多了。虽然音准、节奏、运弓还有一些问题,但发出来的视频已经有网友评价“好听”(谢谢豆友们的鼓励),家属的评价也从 “能不能换一首曲子拉?” 到 “听起来完全不像初学者了” 再到 “在家听到你的琴声做背景音乐,还是挺悦耳挺享受的”。

学了一年有一个感受是,初学者学琴也就是尽量不拉错音、不拉错节奏、注意强弱,后面要提升技能要关注的是弓子怎么走、细节怎么处理能让音色更好,而且要知道一首曲子的细节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初学者往往认为拉琴的难点在左手按弦上(音准和把位变换),深入学习之后就会知道难点其实是在右手的运弓。

年初在没正式开始学琴时立下的目标是:今年学会《天鹅》。现在虽然还没开始学,但我对目前的进度很满意,接下来的一年能拉好《天鹅》就很好了。

年初还有一个目标是,能把学大提琴这件事坚持一年,之后再看看是不是要把大提琴当作一生的爱好。这个目标已达成,我想要继续学下去。

四、学琴课程与进度

2019年12月试完课确定老师后,2020年开始每周上一节课。我选的是每节课45分钟长度的,不会太短(30分钟课更适合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小孩子)也不会太长(一小时的长度对我来说有点过长了)。

《铃木大提琴》前两册的学习过程是,拉的时候老师纠正错误,拉得没问题之后,老师给我钢琴伴奏,我俩顺利合奏完,这首曲子就算过。

《铃木大提琴》第三册开始因疫情原因,全部改成远程上课了。没有了跟老师的合奏,缺少了一些乐趣,但也有了更多时间抠细节。

进入《铃木大提琴》第四册后,由于难度的陡然提升,我把大提琴课从每周一节改成了每两周上一节,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复习预习。

详细内容见《零基础学大提琴一年:课程笔记》。

五、用过的教材和琴

教材《铃木大提琴》前4册。这个系列我买了前六册,今年只学了前四册。

一本乐理教材《Fundamentals of Piano Theory (preparatory level)》。这个系列我买了全套,还包括 Fundamentals of Piano Theory Level 1-5. 我的老师说,学完 level 5 就可以考英皇 ABRSM 乐理5级了。我今年只做完了 preparatory level 这一本。Level 1-5 册还没开始自学。

一本音阶《Klengel Technical Studies, Vol. 1: Violoncello》(克伦格尔大提琴技巧练习曲)。这本书目前只学了前几页的音阶。

一本练习曲《170 Foundation Studies for Violoncello, Vol. 1》(大提琴基础练习曲170首)。这本书今年只学了前13首。

一本《Essential Elements for Strings Cello Book 1》,这本书是很好的自学教材。

右上角是乐理教材,右下角是铃木大提琴教材,左上是大提琴自学教材,左中是大提琴基础练习曲170首,左下是克伦格尔大提琴技巧练习曲。

一本骑熊士出版社的巴赫大无乐谱《Bach: Six Suites for Violoncello solo BWV 1007-1012》。这本书今年学完了第一套组曲。 推荐骑熊士出版的巴赫大无乐谱

今年一共用了两把琴。换琴的原因是跨州搬家,只好把琴还给原来的琴行,然后在新家附近重新选琴。

我用的第一把琴是 Jay Haide 家的,型号101,租金每月$50(加完保险和税大概60)。这把琴售价$2850,入门和进阶友好。Jay Haide 这个牌名是两位制琴师 Jay Ifshin 和 林海德 的名字组合。 Jay Haide 101

把琴还给琴行之前,给它拍了一张照。从大提琴的 F孔 拍进去,调整光的角度,使光刚好落在内标上。很喜欢自己拍的这张图,光影很美。 我用的第一把大提琴

我用的第二把琴是 Rudolph Doetsch 701,租金每月$60(加完保险和税大概$70)。这把琴售价$3900,比 Jay Haide 101 卖得贵一些,音色也更好。 Rudolph Doetsch 701

六、展望

这一年,其实我并没能坚持每天练琴。搬家期间因为换租琴的琴行的原因,停了几周。之后抑郁期间没有力气做事,连大提琴也放弃了,几周都没有摸琴。重新拿起琴的时候觉得又愧疚又安心。后来恢复每天练琴一小时,有时候拉得开心了两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我的大提琴老师说,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将要把 BWV 1007 这套组曲全部背下来,以后不看谱子直接上。以前看马友友直播拉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的时候就想,这六套组曲下来可真长啊,佩服大师能把这么长的曲谱背下来。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我背谱了。

2021年将继续学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然后回到《铃木大提琴》,学第五册和第六册。学完《铃木大提琴》第六册后,就会换到其它进阶教材了(我的老师不推荐使用《铃木大提琴》的第七册及以后的几册,据说编排不好)。

2020年对我来说也是废掉的一年,但是因为坚持了大提琴这一项爱好,这一年也不算是虚度。

今后我会继续学习大提琴。据说七年就能成为一个领域内的专家,那么我与能够登台表演的大提琴手的距离,只有6/7了。六年后,欢迎你来听我的演奏。

2021年转眼就要到了。你有哪些想做的事情还没有做?不要等了,现在就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