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Wordpress最近进行了页面布局的细微调整。我也随之把域名和博客名字换掉了。
之前是“kissing the fire”的“我在未来等你”。如今是“today今”和“野望”。
“吻火”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种人生态度。这个词出自梁遇春的一篇纪念徐志摩的散文。
回想起志摩先生,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那双银灰色的眸子,其实他的眸子当然不是银灰色的,可是我每次看见他那种惊奇的眼神,好像正在猜人生的谜,又好像正在一页一页揭开宇宙的神秘,我就觉得他的眼睛真带了一些银灰色。他的眼睛又有点像希腊雕像那两片光滑的,仿佛含有无穷情调的眼睛,我所说银灰色的感觉也就是这个意思罢。他好像时时刻刻都在惊奇着。人世的悲欢,自然的美景,以及日常的琐事,他都觉得是那么有兴致,就是说出悲哀的话时,也不是垂头丧气,厌倦于一切了,却是发现了一朵“恶习之华”,在那儿惊奇着。
三年前,在上海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拿着一根纸烟向一位朋友点燃的纸烟取火,他说道:“kissing the fire”这句话真可以代表他对于人生的态度。人世的经验好比是一团火,许多人都是敬鬼神而远之。隔江观火,拿出冷酷的心境去估量一切,不敢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火焰里去,因此过个暗淡的生活,简直没有一点的光辉,数十年的光阴就在计算怎么样才会不上当里面消逝去了,结果上了个大当。他却肯亲自吻着这团生龙活虎般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臭为神奇,遍地开满了春花,难怪他天天惊异着,难怪他的眼睛跟希腊雕像的眼睛相似,希腊人的生活就是像他这样吻着人生的火,歌唱出人生的神奇。
这一回在半空中他对于人世的火焰作最后的一吻了。
但理想终归是理想,我再想要烈火一样的人生,也逃不过每个人无一不是戴着自身的枷锁而活的囚笼。
我真实的人生状态,也许便是“野望”了吧。生活远远还不及辛苦的层面,但总有些迷惘和彷徨。
徙倚欲何依。
我想要浓烈丰盛,吻着生命之火,让未来的我能够不对如今的我感到失望,更好的我总在未来等着我的前行。
我却总做不到今日事今日毕,行动力并不强,曾想得多,现在想的少做的也少。总觉得在做的事情并无意义。边做事边自我洗脑的过程,并不那么幸福。时不时地四顾无人也无言,像一个人站在一整片空旷的田野,环望四周,头顶是空无一物的天空,田野里也没有疯长的作物与果实。“徙倚欲何依”呢。“前行”又要向着哪里行,“吻火”又要吻怎样的火,又该如何去吻呢。
唯有行动才能解决焦虑。
愿我能够找到使我前行的那颗种子。
愿野望时,能够看到头顶金色的太阳照耀,能够看到田野中翻滚的麦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