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录

生而在世 但求较优

目录

几天前,跟友人一起抨击叔本华,一致认为他是装深沉的大叔,说一些有的没的的话,装模作样跟后人扯扯人生的道理,自己都不见得活明白了。(可能是偏见。)

今天我也来装一把深沉。粗略地提供一种生活的模型,简单聊聊一个萝莉(对比叔本华大叔)对人生的整体看法。

Part 1. 只要你开心

越活越明白,活着,天大的事情不过是“只要你开心”。物质的丰富,虚荣心的满足,精神共鸣的追求,独特性的骄傲。自我满足,自我膨胀,放浪形骸。虽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早已被说的烂大街,但人活着是要想方设法让自己“爽”是颠扑不破的事实。

我总有一个危险的想法,“只要你开心”,哪怕是会对其他人类造成威胁也没关系。道德约束的最初成因也不过是为了保障群体中某些个体的利益。法律更是成文的利益保障约束。只要你开心,杀人放火也没关系,如果你的确开心。

还不是只要你开心。

Part 2. 要的是经验

装深沉的叔本华大叔说,“人生最重要的果实是经验,而不是幸福。”

但凡生而为人,最差的境遇,就是家破人亡,名誉扫地,牢底坐穿,生无可恋吧。然而想想这境地,想想人类是多么坚韧的芦苇,应该也能挺过这样的时期。

所以,怕啥呢,你再往死里折腾,还能比这样的境遇更糟吗。

人世间走一遭,不折腾点儿故事出来,对不起这张通行的门票。

哪怕这一世的记忆,最后被证实真的是缸中大脑实验,所谓的自我的连续性是一种欺骗,那穷尽各种生活的可能性,也不失为好的策略。

Part 3. 时间的法则

活了二十几年,一个感触是,每个人手里拥有的最大的筹码/资源,其实是时间。无论我们想付出什么,究其根源,付出的不过是时间;无论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最后向人生索取的,不过也是时间。

所谓积累的几世的财富与声望,积累的其实是前人付出的有效时间;工作赚钱,是个人生命(时间)的变现;买买买,交换出去的是你付出的时间;父母养育之恩,本能所求的是人类传递基因的时间延续;恋爱,兴趣,有部分原因是大脑对忽略时间概念的奖赏。(一个想法,并不成熟。)冥冥之中,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与时间做一个等价交换。马克思也早已看到这一点,他的劳动价值理论,“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说的其实也是这回事儿。

能将手里拥有的时间,最大化利用,(无论“最大化”的个人定义是什么,“只要你开心”,“要的是经验”,两者在某种权重下的融合体)是每个人最终所求。然而每个人都是带着各种自身限制条件出生的。人生的不同,很大原因是限制条件的不同,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个体所拥有的理性的差异。人生的不同,另一个原因则是,与自我进行互动的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最优化问题中,一个常识是,在可行域内,若求不到最优解,但求较优解。

我仍然相信,每个人做出的所有选择,都是在他当时所在情况下,所能做到的最好的选择。(事实上,这里的“最好”是“较好”。)

Part 4. 举几个例子

如果当前的生活让你觉得累了,限制条件加一,目标函数变动(“只要你开心”,“要的是经验”,两者在某种权重下的融合体,二者的权重发生变化),最终解不同。

生活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限制条件会有松动,不确定性也难以预料。好的玩家对自己的可行域有着充分的了解,并对各种条件的变化趋势有或多或少的预测。普通玩家随便走走,也不至于太差,毕竟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玩家,囚徒困境适用于所有人。不好的玩家也许根本就没想玩儿,当然这也许也算是“目标”吧。

Part 5. 做一个总结

人生走过的路,都是正确的,毕竟都是最优解。 难得活一趟,别白来。 好好享受吧,make the most out of this life.

Reference

23年的人生体验。

偶尔思考无用问题的脑袋。

很久以前读过的书们的沉淀。

搞最优化问题的基本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