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录

当我们可以买房了

目录

和 Hubby 算了一下账,到今年年底,我俩能攒下4万刀。Hubby 说,这刚好够一个20万的房子的首付。我粗略计算,只要我们能在这20万预算里的房子里住够3年,买房就比租房划算。

Hubby 的工作在东部小城,目前他并不打算换工作,他想要在他的工作单位再做至少两年。住够3年应该不是问题,买房似乎是个选择。

我的工作在加州,博后两年,我可以提前走人。去年刚入职时还想着早日辞职去工业界,目前就业形势不好,我打消了找新工作的念想;同时,我也在疫情期间切实体会到了远程工作的好处,开始认真考虑“数字游民”这一生活方式,寻找实现这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于是,搬到 Hubby 所在的消费低的东部小城生活,同时保留我在加州的工作、远程上班,是相当不错的选择。虽然我的博后工资远低于工业界(不到应届生工资的一半),但这个工资水平,在东部小城可以过得十分滋润了。

之前我想留在加州,无非是为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及文化生活。如果能够拥有一份远程办公的工作,同时生活在方便接触到喜欢的文化活动的地方,也并不是非居住在加州不可。

尤其是这几年,我对自己的认识又多了一些。我没有什么物欲,要的少,就可以少工作,不需要用那么多时间去换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可以说是特别“不求上进”了。)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无法理解“家的感觉”。可能因为从小到大搬了太多次家,我只觉得它们是我住过的地方。于我而言,房子是普通商品,没有任何附加意义;买房也只是单纯的消费行为,而且会耗费非常大的心力,且不说还房贷要求收入稳定了,就连买家电家具都是大工程,更何况买房前要做的功课和考量、买房后还要维护保养、换房时的再来一遍。而 非自住房 是另一回事,是投资,有风险,我自认没有那个投资能力。

而通过买房而获得的“家的感觉” / “踏实感” / “掌控人生的感觉” / “成就感”,必须通过买房这一途径获得吗?

买房在我这里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选项,租房也是很好的选择。但如果买房是 Hubby 偏好的,如果这能够给他带来安心感,勾选了买房这个选项,倒也无妨。

只是似乎,买了房,就要过上“随大流”的生活了,这让我感到些许不安。摇一摇脑袋清醒一下,“买房就是过上随大流的生活”的这一想法,又是给房子加戏了,前文刚写的“于我而言,房子是普通商品,没有任何附加意义”呢?房子它只是房子啊。

虽然我们只有4万,虽然我们只买得起20万的房子,但是,我们可以买房了。我们决定要买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