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工作也使你抑郁了
我这里有 治标不治本 和 治标治本 的方法。
如果你的工作使你抑郁了,那么让你从抑郁中走出来的最快的方法,就是辞职了。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说辞职就辞职的。大家各自有各自的情况,个人账户里没钱的压力,家庭的压力,身份的压力,迫使人得硬撑着,撑到一个时间点。真正有破釜沉舟的勇气的人是少数,更多的“破釜沉舟”是因为当事人自己有破釜沉舟的资本。 一边硬撑着当前的工作、一边找工作,找到了就辞职,这是好办法。但问题是,你怎么保证新的工作不会使你抑郁、今后就不会遇到类似的致郁情况? 我去年就陷入了这种境地,我把当时的心路历程写在了日志里,《心理咨询与大提琴课》这一篇。简而言之就是,我因工作而抑郁,因各种原因不能立刻辞职,放弃了见心理咨询师,自己看心理相关书籍让自己稍微好一点,但看书没有把我解救出来;最后决定做一件等了很多年的事情——开始学大提琴,这个新的爱好,成功转移了我的注意力,把我从工作带来的损耗中解救了出来,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开心。 然而说到底,新的爱好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是缓兵之计,只是为了帮我挨过这段日子,让我在辞职前过得不那么痛苦。 治标治本的方法,永远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一劳永逸的方法是,完完全全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喜欢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有哪些弱点,什么情况下自己开心、有多开心,什么情况下自己不开心、有多不开心,等等等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其它问题都是小问题。接下来就好好地设计自己的人生。 这些问题很难,而且难以短时间内弄清楚,我现在还在摸索。 在我摸索的过程中,我偶然间发现了之前思考方向的盲点。那就是,我抑郁了,我让我老板知道了吗?我让我老板的老板知道了吗?就算我已经打定主意要辞职,我在职的这段期间,我寻求过他们的帮助吗? 我没有。我没有。我没有。 为什么不呢? 我之前为什么不寻求帮助呢? 于是我列举了我之所以抑郁的方方面面的原因,然后鼓足勇气,去找老板谈了。
- 我的独立性还不够,全权交给我的这个项目A,新的主题让我无所适从,无法推进进度。我知道老板是想给我更多的空间去成长,但这个从 刚毕业的学生 到 完全独立的科研工作者 的过渡过程,还是太难了,让我觉得自己根本不该走这条路。
- 我以为我会做更实际应用的东西,结果项目B是做量子物理相关,是一个大坑,我看不到做这个项目的意义。
- 我还是被 imposter syndrome 影响着,觉得我是全组智商盆地,根本不适合做科研,做的东西全是屎。我来这里工作大半年了,没有一点贡献,唯一的一点贡献是给项目B加了xxx方法,这个方法本身也算不上高明,而项目B大部分工作都是其他人做的。
- 我的家属在另外一个地方,异地很辛苦。 原本以为说出这些会很难,结果整个谈话进行地异常顺利。老板反而不停地向我道歉,说,“很抱歉没有注意到你的不开心,没有注意到你的挣扎,没能跟你聊聊。” 老板说,“每一次跟你开会的时候,你都微笑着,我以为你一切都还好。” 我也道歉:“真的很抱歉,拖到了现在才向你求助。” 关于第一点的独立性,老板说,“每个人的过渡过程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快一些有的人慢一些,可能你只是过渡得慢一些。如果你觉得自己真的不想成为科研工作者,去工业界也是很好的。我只是希望你不要很快放弃、然后迅速后悔,后悔当时没能再坚持一把。” 同时老板也说,今后会给出一些更加具体的建议,增多一起讨论的时间,一起推进进度。 关于第二点,老板说,“我懂你的意思。但是这个项目对他们物理学家来说,他们觉得我们做出的东西太棒了,非常有意义,节省了他们大把的时间。那个xxx(其中一名物理学家),出去开会的时候,逢人就吹我们这个方法,他是真的觉得做得好。” 关于第三点,老板说,“我们部门几乎每一个人都有 imposter syndrome. 那个xxx(部门里一名大佬)跟我说,他觉得他是最蠢的、没人蠢得过他。你的工作做得很好,绝对是 top-notch (拔尖儿),我非常满意。而项目B本身就是一个合作项目,每个人都贡献一点点,大家一起完成一个项目。” 关于第四点,老板说,“异地确实很辛苦。我完全不介意你休一段时间的假或者远程工作,如果你觉得在你家属所在地工作更开心,我们完全可以想办法让你一直远程工作。我们部门有人一年到头从来没有出现过,所以这不是问题。” 老板还说,“你的开心对你重要,对我也同样重要。你开心的时候,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老板还问我在加州有没有认识的朋友、喜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也理解我对浅层社交的躲避、对深度社交的偏好。 谈话结束之后,我整个人都轻松了。感觉阴霾全部散去,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没想到,老板之后还发了邮件来。邮件主题是“谢谢!” 邮件内容如下: “谢谢你今天和我谈话,告诉了我你之前面临的问题和正在面对的问题。你很勇敢。我们可以一起找出方案,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我把我们的每周例会的时间调整了,并且增加了另外一天的一个时间段,这样我们每周有两天有安排好的时间段可以聊聊。此外,我的日历里所有不显示 busy 的时间段,你都可以来我的办公室找我。当你遇到困难尝试自行解决,我尊重这一点,但是如果你觉得卡住了、需要更多的指导,我就在这里,可以随时帮助你。我并不会负面地评价那些寻求帮助的人,实际上,我觉得那很勇敢,有时候寻求帮助反而是最困难的事。所以,请随时来找我,我办公室的大门为你敞开。 “其次,请考虑休假几周去见你的家属,或者远程工作几周。如果远程工作让你更开心,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制定一个让你可以长期远程工作的计划。 “再次,我会给出更加明确的 milestones / 任务计划分解。我们可以讨论这些步骤,调整这些步骤,然后做做看看。 “最后重申,如果你想聊聊非工作相关的其它问题、你的感受、那些让你不爽的事情,或者只是需要有人聊聊—— I’m here for you. ” 如果你的工作也使你抑郁了,在你放弃这份工作之前,试试鼓起勇气,去找你的老板聊聊吧。也许一切就会有转机。如果老板不行,那就试试老板的老板,还有其他能够给你帮助的人。如果你不开口说出你的情况,你永远不知道一个人会怎样地帮助到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祝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