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录

和大提琴的50天

目录

我的大提琴学习记录,第一章。

我想学大提琴由来已久。每当有人问我为什么想学大提琴,我总给不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想学的理由,也许是因为年少时看的电影《她比烟花寂寞》,也许是因为高一时看的电影《入殓师》。也许只是因为,大提琴手只需要坐着拉琴,看上去没有拉小提琴那么累。 迟迟不学,是因为在等,在等自己工作稳定,在等自己有闲心、有闲钱。而2019年下半年,我终于醒悟:不要等。想做什么,就立刻去做。 寻找老师 于是11月开始找大提琴老师。先在网上看了一下大提琴老师们的联系方式和课时费,翻完了搜索结果前好几页,也看了 craigslist 和 yelp, 看完只觉得无从下手。同时因为网上给的信息列出的课时费相当高,一个课时的费用在80-100美元左右,超出我预算。于是我开始考虑价格更实惠的远程上课。在一个网站上填写了信息,系统帮我匹配了一个在芝加哥某乐团的大提琴老师。跟这位大提琴老师视频咨询,了解到了远程学琴的利弊,也知道了一些租琴注意事项。在这位大提琴老师的推荐下,得知了附近可以租琴的提琴行。 选琴 前往这家琴行,了解了具体的租琴情况。入门琴的音质差一些,演奏级的我暂时也不需要,所以我把目标锁定在中档琴上。中档琴每个月租费50刀,加税,加5刀维修(保险)费,每个月差不多60刀。如果在它家租琴一年以上(比如12个月,600刀),以后如果从它家买琴(假设3000刀),之前交过的所有租费(600刀),都会被当做已经缴纳过的费用,所以只需要付剩下的部分(3000-600=2400刀)。 当时琴行里所有中档大提琴都被租出去了,我在 waiting list 上登记,排在我前面的还有两个人。12月10日,终于等到琴行给我打电话,排到我了,我可以取琴了。 2019年12月12日,去琴行学习了大提琴的收放和拿取、琴的保护和保养,签合同,留下信用卡信息方便琴行每月扣租金,把琴带回了家。大提琴的尺寸很神奇,刚好能在我的车后座放得下。 在琴行还学到了一点,那就是,在网上闷头瞎找大提琴老师,不如去琴行问问。琴行一般都有各个乐器的总结好的最新的老师的联系方式列表。 确定老师 关于远程上课,我也咨询了琴行的意见。琴行的人说,初学乐器还是有老师现场教比较好,等自己上手之后,可以再考虑远程。我觉得有道理,就暂时放弃了远程学琴的想法,开始找本地的大提琴老师。 联系了一个老师。12月14日,上了第一堂大提琴课。在上这堂课前,我还完全没有碰过我的琴。第一堂课先学持琴姿势,我有点怯怯的,怕碰坏了什么。老师说,抱着你的琴,它是你的好朋友。我试了一下,觉得不像是拥抱好朋友,而像是从背后环抱爱人。 我乐器零基础。老师说,零基础最好,零基础意味着没有错误,纠正已成习惯的错误才最费心。这让大龄无基础学琴的我有了很多信心。 同时还联系了另外一个离家很近的老师,12月17日,和这一位老师上了试听课,我的第二堂大提琴课。 最终我在这两个老师里选择了第二个。第一个老师离我上班的地方近,原计划下班后去学琴,后来作罢,因为这个老师跟我唯一重合的时间是工作日下午5点到6点,我得下班后去上课,而上完班已经很辛苦了,学琴效果可能不好。第二个老师刚好周六上午11点有一个空位,时间不早不晚;离我家又近;而且这位老师是女性,共处一室时我更有安全感;她教学过程也比第一位老师细致。我很满意,希望赶紧开始正式学习,也就没有继续找其他老师。我的大提琴老师就这么确定了下来。 这就是我和大提琴的两天。接下来我飞到东部休寒假,把琴留在家里(白白付了租金)。直到1月11日,才终于第三次摸琴,开启了有大提琴每日相伴的日子。到今天,刚好差不多50天。 七节大提琴课 每周六,大提琴课的那45分钟,就是我一周里最开心的时刻。 第一节课,也就是试听课,学了琴的结构、持琴姿势、右手握弓姿势、左手姿势,拨奏,拉了空弦,学了一点儿五线谱的基本概念,老师帮我贴了两条胶带定位左手的按弦位置,拉了《铃木大提琴》第一册的第一首,《小星星》。 拉的时候老师纠正错误,拉得没问题之后,老师给我钢琴伴奏,我俩顺利合奏完,这首曲子就算过。 第二节课,学拉《铃木大提琴》第一册的曲子,学C大调音阶。 第三节课,《铃木大提琴》第一册,D大调音阶。 第四节课,《铃木大提琴》第一册,G大调音阶。 第五节课,《铃木大提琴》第一册,揉弦。 第六节课,拉完了《铃木大提琴》第一册的最后三首曲子。感觉第一册最难的是 The Happy Farmer,终于终于可以拉好它了。 六节课的时间,拉完了《铃木大提琴》的第一册。 第六节课的后半部分,还拉了《铃木大提琴》第二册的前两首曲子,还有 170 Foundation Studies for Violoncello, Vol. 1 的前5首练习曲。 第七节课,A大调音阶,《铃木大提琴》第二册的第3首到第8首。 练琴 每晚练琴。我的练琴方式是,先把音阶走几遍,然后练曲子。 一开始不知道怎么有效练琴,按照自己的节奏在那里乱拉一气。 后来意识到节奏的重要性,放节拍器练。 我的《铃木大提琴》第一册的课本是带CD的,然而我并没有CD机,也没有光盘驱动,最后终于想到我可以在车里放。于是这个CD成为了我的车载音乐,已经专辑循环了无数遍。 再后来,我发现“喜马拉雅FM”上有《铃木大提琴》的CD,含示范曲目和伴奏带。真是太好了,以后买《铃木大提琴》教材就不用买带CD版本的了。于是每天上下班路上听示范曲目,回家后用伴奏带跟着拉。一开始原速跟不上,我就在 APP 里调播放速度,调成0.5倍速,练到能跟上后,调到0.75倍速,再练到能跟上后,再调回原速跟练。 学乐理 我之前受过的音乐训练只有(经常被砍的)小初高音乐课和参加过的合唱团,只识简谱,五线谱只知道“下加一线是do”. 为了看懂五线谱,我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除了做完了老师推荐的乐理教材 Fundamentals of Piano Theory 里的所有习题之外,我还在 YouTube 上关注了朋友推荐的“好和弦”频道。 因为想训练自己视谱的能力,我还在应用商店里找了一些训练 APP. 发现了一个很好用的 app, “Complete Music Reading Trainer”. 跟着它做了很多训练,现在能比较快地反应过来了。 (后来才知道看五线谱是有记忆口诀的。高音谱表,五线是"儿(E)歌(G)不(B)断(D)放(F)",四间是"脸"的英文"FACE"。低音谱表,五线是"根(G)本(B)的(D)方(F)案(A)",四间是"爱(A)吃(C)鹅(E)肝(G)"。英文版也有,高音谱表,五线是"Every Good Boy Does Fine",四间是"FACE"。低音谱表,五线是"Good Boys Don’t Fool Around",四间是"All Cows Eat Grass". 太机智了。) 做这个 app 的公司还做了另外一个乐理相关的 app,“Complete Rhythm Trainer”, 训练节奏感,也做得很棒。 其它 学琴并没有我想象中的贵。一节课45分钟,价格52.5刀。每个月我上三四节课,加上租琴费用的60刀,再加上教材费用,每个月250刀左右。 我用的教材有: Suzuki Cello School Volume 1(《铃木大提琴(第一册)》), Suzuki Cello School Volume 2(《铃木大提琴(第二册)》), 170 Foundation Studies for Violoncello, Vol. 1 (《大提琴基础练习曲170首(第1册)》), Klengel Technical Studies, Vol. 1: Violoncello (《克伦格尔大提琴技巧练习曲》), Fundamentals of Piano Theory (讲乐理的,虽然是教钢琴的,但没差)。 我现在的目标是,在一年后能拉好《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