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LOG到SNS
2013-03-16 00:26
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也不算“最近”,只能说到今天为止,在我智商情商范围内我已经思考完毕,可以暂时交卷了。也不算“一个问题”,只能说是一个方面的诸多小想法连在一起。
接下来,用无逻辑的、极其不简洁的(懒得回来再看一遍修改了)大白话语言在下面堆积码字。
为什么比起刷知乎豆瓣这样的干货多一些的、比起读书这样的“硬阅读”(有这个词儿没?我先随手造一个,原谅我先。知道你可以秒懂我指啥意思),更爱刷微博和人人?
说到底还是让演化的社会基因牵着鼻子走了,人这种动物肯定比起头顶的星空与未知的海洋更爱凑热闹也更爱瞎逼逼自己人周围人的那点儿破事儿。
看到有人也在讨论google reader即将下线的诸多讨论,不过是两条,business和rss时代blog时代的终结。
鉴于我几乎只是在小学玩儿过一天rss,这种太小众太需要自己发现东西订阅的,浮躁的我实在没耐心发现它的好,故,对把rss阅读做得超赞的谷姐没啥要说的。对blog的终结也没太大感情波动,唯一有的那一点儿也在大一的时候因为一个bug给灭掉了,暂且不表。但对sns,却有诸多怨言。
自身也算是一个渺小的blog->sns的见证。
blog时代=我的初中高中
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矫情的一段时光了。那时咱写的blog,那叫一个xxxxxxxxxxx…难为情难为情难为情,中二病嗷嗷。Dark flame master! 不说了!
但不得不承认,那时只为表达而写、读者完全未知完全陌生的状态,写的东西的确有趣。
sns时代=我的大学
浪费的时间暂且不说。收获到的信息的价值究竟有多大,暂且不说。社交焦虑暂且不说。各种诟病大家应该也都说过了,我也不说了。
说是信息泛滥,不如说还是人类目前所能开发的脑容量有限,难以处理好这么多的信息。
成为别人的思想跑马场难以避免,再思想独立的人也免不了懒惰的时候。更何况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会我们的就是接受迎合能存活,避免冲突是王道。
邓巴数字也都告诉我们了,我们没办法处理好那么多的社交关系。哪怕有六度分割理论,我们不需要那么多。
责怪这个时代,或者苛责自身不够强大如何如何,也许都是错误归因。
时代变换很快很快。人性进化很慢很慢。所以我们总在一次次重蹈覆辙。
毕竟人就是爱呆在自己的舒适区。任何的自我突破都伴随痛苦。趋甜避苦是生物常态。然而只有经历过阵痛才有新生。所以涅槃的少,半死不活的多。
扯远了。
总之,排除掉所有的以上,目前来说,人人 微博 QQ空间是我与友人沟通交流的好地方,因为关心有了topic讨论的幌子,哪怕我只是点了个赞。豆瓣知乎是我每天装逼所在地,时不时还是能发现打动自己的东西,太激动的时候还人人微博转一下,哪怕分享之后零阅读零共鸣只是相当于自己收藏。
其实对于熟人,我不需要看你说了什么。我明白你。
已经在慢慢习惯看到激动的东西时,直接剪到evernote。学着想说话的时候不是逼逼一堆矫情,而是直接打电话给你你你你狂说来满足表达欲。打不通、打不得的电话,想说的那些话也就安放在心里。也知道孤独才是常态,路得自己走,对于爱不能奢求太多。
至于我这样爱瞎逼逼而且不介意零回复的人来说,或许博客依然是我的好归宿。
对于我这种不喜欢碎片化的信息的人来说,或许图书馆借来书慢慢消化地看,才是我的好归宿。
对于我这种只喜欢小朋友圈子,也只能在三五友人面前极致活跃二逼的人来说,或许p2p才是我的好归宿。
发这个日志的目的,其实就是说一句:
Gooooooodbye, renren weibo and xxxxxxxxxxxx!
又及,人人发状态的目的,只有一个——我还活着呢。
又及,微博发状态的目的,只有一个——嘤嘤嘤没人接我电话我好想逼逼几句啊。
又及,打电话的目的,只有一个——呀呀你还活着不?来来,我最近有了xxxxx心得,大师我给你传授一下。
所以,如果你你你你看了这个日志以后不接我电话….我….我…我就…怒!!
为人性僻耽吐句,语不烦人死不休。
最后的最后,我刷微博人人很频繁(在努力慢慢减少)…每个人的状态我都会看完。所以如果你看到了这日志的最后,嗯,希望你发状态的时候照顾一下我,比如…不比如了。
周末愉快。
V
2013.3.16
码字一个小时